重要的事總會再出現
重要的任務要刻意留意沒錯,但也不用過於吹毛求疵、焦慮,繃緊神經深怕遺漏。因為大部分重要的事情不會因為你此刻漏掉就從此消失,他們會在某些時刻以某種方式再次出現讓你想起,如果真的都沒有再出現,可能就沒有那麼重要吧。
享受當下的訣竅:做任何事都不是為了下一件事
覺得常常覺得煩躁嗎?我自己是這樣,直到前陣子看到人生百味阿德的分享有點懂為什麼了。
「做家事是為了等等可以打電動,寫作業是為了等等可以打電動,旅行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在等待回家,讀書是在等待考試結束的寒暑假,唸高中在等待大學,念大學又在等待出社會,如果生命大多數的時刻都以等待的心境度過,真正能感受到有意義與成功的時刻並不多。
有沒有可能做飯的時候,不是為了要準備一頓食物,而是單純只是想做飯,吃飯的時候不是為了要吃飽有體力去做下一件事,而是單純想要吃飯?」就只是單純聚焦在那件事情上,不要將其視為過渡性沒有意義的過程。就像你一定有過一種經驗,一群人出去玩如果妳是負責規劃行程、主導的人,往往無法好好享受那趟旅程,原因就是每一個行程當中,你都需要把下一個行程放在心上(所以後來我都盡量避免顆顆)。
追求有限度的完美
凡事追求「到位」而非「完美」,有改善我過往在人際以及工作上的一些焦慮:
人際上:某次和主管 1.1 上赫然發現自己在這塊上常常覺得很辛苦的原因其實就是偶包太重、太如履薄冰,搞的每一個舉動都須事先經過一連串內耗,事後還要小劇場,大大增加心靈 Loading,久了甚至開始害怕社交,因為太累了。
工作上:學生時期有記憶以來就覺得自己過度思考的問題很嚴重,常常會一個段落反覆閱讀、或是同一件事反覆思考怕有疏漏。透過這個概念後有獲得一些啟發,開始刻意的追求「到位就推進」來抑制自己的狀況,神奇的是發現處理速度的提升程度遠大於質的下降,大概是當已經確認比較 critical 的部分沒有問題,花時間確認細部的 CP 值其實不高。
什麼程度都可以開始分享
常拷問自己「憑什麼有人要看我的分享?」,但一方面又覺得很多幾千幾萬追蹤的內容也挺普通的,一種矛盾感油然而生。後來想通的概念是,你總能幫助到一些對的人,假如你對某件事情的理解分數是 5 分,那你會從 6 分的人那邊學到東西,而你可以幫助到 4 分的人成長(他們直接去看 6 分會看不懂),對 4 分的人來說你就是最棒的 source。因此重點是:「不論你在幾分,你都有能幫助到的人」。
找方法善用零碎時間:
過去在一些畸零的碎片時間,常常想做點事但不知道要做什麼,最後就跑去滑抖音或 snap 了(真的很好玩),後來大致有感覺到原因是我當下不知道可以做什麼,且會覺得突然要動腦想可以做什麼有點麻煩。因此今年嘗試平時在 to-do list 的建立上就新增一種 for 零碎時間的 tag,搜集出一份專門限定於零碎時間處理的清單,每當時刻來臨就來這邊找事做,目前效果還不錯。
最好的偷懶是一次到位
這邊針對是那種「明明可以現在做好,但你就貪快不做」的壞習慣,比如說記帳不馬上記、建立 task 時 tag 不一併下完整等等。一次到位會省下很多日後重啟、維護的成本,每次微小的怠惰後果就是日後要撥出特定一段時間處理(或是就此漏掉)。
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需刻意安排
優先級四象限當中,大家都同意緊急且重要是最優先需要被處理的(很多時候是不得不處理),這邊則想提一下重要不緊急的會是最需要被「有意識的」、「刻意」安排的,不然他們很容易因為其不緊急的特性永遠都在排隊,相信大家 backlog 裡面都有一堆這事情。
分離個體化
細節可以去 google 一下。帶給我的啟發是回應他人的期待固然重要、有時候也挺必須,但不要讓他過度壓縮到自己真實的需求,持續練習ing。
Relax. 很多事情沒什麼大不了,很多壞事也沒想像中嚴重
去年底到今年接連有很親近的朋友離開,是第一次蠻深的覺得平常很多在意的事情都很渺小,更何況人本來就有放大負面消息的本性,會過度恐懼潛在的負面影響。
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
No posts
紀錄一下我參考跟理解的「分離個體化」:
1. 獨立處理個人事務
2. 具有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思想
3. 不需要過度獲得他人的讚許
4. 能夠與他人的情緒區隔
參考網路資料
王一安(2020)。從家庭系統及分離個體化理論淺談華人的直升機父母及媽寶現象